复发/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新治疗可能性开启
- 国内研究团队BTK抑制剂-来那度胺-利妥昔单抗联合疗法二期临床结果发布
- 客观应答率(ORR) 54.5%,完全缓解(CR) 31.8%,一年无进展生存率(PFS) 33.1%
递发/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新治疗法已被提出。国内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低等级淋巴瘤治疗的靶向抗癌药物“BTK抑制剂”的新化疗方案。
这显示出超过一半的患者有治疗反应,尤其是三分之一的患者肿瘤完全消失。
这项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《自然通讯》发表。
首尔大学医院血液肿瘤科高永一、Changhee Park教授和韩国淋巴瘤临床研究联盟(CISL)的共同研究团队通过单组二期临床试验,规划并验证了BTK抑制剂、来那度胺、利妥昔单抗联合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,并于23日宣布了这些结果。
“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(DLBCL)”是一种快速进展的侵袭性淋巴瘤,恶性淋巴瘤的一半以上是这种类型。利妥昔单抗等药物联合的化疗用于治疗,但十个患者中有四个对初次治疗没有反应或治疗后复发。
通过引入CAR-T治疗方法,这些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,但依然有近一半的递发/难治性患者没有确立的标准治疗方法,预期寿命仅六个月,预后不佳。即递发/难治性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,因此需要新的治疗方法。
因此,研究团队开发了以“BTK抑制剂(阿卡拉布鲁替尼)”和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使用的免疫调节抗癌药“来那度胺”C20靶向抗癌药“利妥昔单抗”的联合化疗方案(R2A方案)。随后,该方案在66名患者中进行了用药和治疗反应的追踪观察的单组二期临床试验。
平均约9个月的追踪观察结果显示,客观应答率(ORR)为54.5%,表明超过半数的患者肿瘤大小减少或肿瘤完全消失。特别是完全缓解(CR)的比例达到了全体患者十分之三(31.8%)。
此外,一年无进展生存(PFS)比率为全体患者的33.1%,表明三分之一的患者一年内肿瘤未进展。
研究团队基于这些结果强调,BTK抑制剂不仅对低风险淋巴瘤有效,还可以治疗侵袭性淋巴瘤,这种基于抗癌药的联合疗法可能成为治愈递发/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新方法。
接着,为了确定哪些患者群体对R2A疗法反应最好,进行了基于DNA RNA蛋白质的生物标志物分析,发现携带MYD88突变或NF-κB蛋白活化的患者显示出显著的治疗反应。
高永一教授表示:“基于BTK抑制剂的抗癌治疗将对递发/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起到重要作用,此次研究验证的R2A疗法若与最近正在开发的双抗体治疗CAR-T治疗结合,有望开发出提高生存率的另一种治疗方法。”